
燕麥:拉丁文:Avena sativa L.種子千粒重20-40g
燕麥(拉丁學名:Avena sativa L.)為禾本科植物,《本草綱目》中稱之為雀麥、野麥子。燕麥不易脫皮,所以被稱為皮燕麥,是一種低糖、高營養、高能食品。燕麥性味甘平。能益脾養心、斂汗。有較高的營養價值??捎糜隗w虛自汗、盜汗或肺結核病人。煎湯服,或“舂去皮作面蒸食及作餅食。(《救荒本草》).燕麥耐寒,抗旱,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,能自播繁衍。燕麥富含膳食纖維,能促進腸胃蠕動,利于排便,熱量低,升糖指數低,降脂降糖,也是高檔補品之一,在貧苦地區是不可缺少的干糧。
1997年美國FDA認定燕麥為功能性食物,具有降低膽固醇、平穩血糖的功效。美國《時代》雜志評選的“全球十大健康食物”中燕麥位列第五,是唯一上榜的谷類。
谷粒供磨面食用,或作飼料,營養價值很高。在中國人日常食用的小麥、稻米、玉米等9種食糧中,以燕麥的經濟價值最高,其主要表現在營養、醫療保健和飼用價值均高。燕麥中的β-葡聚糖可減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增加,預防和控制肥胖癥、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。燕麥富含的膳食纖維具有清理腸道垃圾的作用
形態特征
一年生草本;根系發達,稈直立光滑,葉鞘光滑或背有微毛,葉舌大,沒有葉耳,葉片扁平;圓錐花序(panicle),穗軸直立或下垂,向四周開展,小穗柄彎曲下垂;穎寬大草質,外稃堅硬無毛,有或無芒;穎果腹面具有縱溝,被有稀疏茸毛;成熟時內外稃緊抱子粒,不容易分離,這與莜麥(裸燕麥)不同。
具頂生圓錐花序。小穗含2至數花,大都長過2厘米,柄彎曲,脫節于穎之上及諸小花之間,亦有不斷者,穎具7~11脈,長于下部小花,外稃質地多堅硬,具5~9脈,有芒或無,芒多自稃體中部伸出,芒柱扭轉而曲;雄蕊3枚,子房有毛。
該種似野燕麥Avena fatua Linn.,其主要性狀為小穗含1~2小花;小穗軸近于無毛或疏生短毛,不易斷落;第一外稃背部無毛,基盤僅具少數短毛或近于無毛,無芒,或僅背部有1較直的芒,第二外稃無毛,通常無芒。
燕麥喜涼爽但不耐寒。溫帶的北部最適宜于燕麥的種植,種子在2-4℃就能發芽,幼苗能忍受-2~-4℃的低溫下環境,在麥類作物中是最耐寒的一種。中國北部和西北部地區,冬季寒冷,只能在春季播種,較南地區可以秋播,但須在夏季高溫來臨之前成熟。
燕麥生長在高寒荒漠區,但種子發芽時約需相當于自身重65%的水分。燕麥的蒸騰系數比大麥和小麥高,消耗水分也比較多,生長期間如水分不足,常使子粒不充實而產量降低。因此燕麥的根莖往往長達一米左右,以便能汲取更多的水分。
在優良的栽培條件下,各種質地的土壤上均能獲得好收成,但以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最佳。燕麥對酸性土壤的適應能力比其他麥類作物強,但不適宜于鹽堿土栽培
栽培技術
燕麥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,粘土、壤土,坡地、灘地都可以種植。不過燕麥雖然適宜在多種土壤條件下種植,但若想燕麥取得高產,還是種植在有機質含量高,養分豐富,土壤結構疏松的壤土比較好。我們應當選擇,富含有機腐殖質、酸堿度PH值在5.5-6.5的地塊種植燕麥。選地時還要注意,燕麥最忌連作。連作會使燕麥田病蟲害的發病率增高,雜草蔓延
燕麥生育期較短,一般為90天左右,一般每畝播種10-15kg左右,每畝保苗25-30萬株。
我們提倡施足底肥和種肥,可以不追肥或少追肥燕麥是耐旱作物,多為旱作。應該結合施用基肥進行深耕。耕翻深度一般在500px。坡地375px-450px。灘地500px-625px。深耕可加深土壤耕作層,便于接納雨水,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通氣性。耕地后,要及時耙壓。將翻耕后的土壤耙平,消滅坷拉。一來可以防止風蝕,起到保墑護土的作用。二來有利于提高播種質量。
燕麥是新疆高海拔區域首選作物
Copyright © www.jsdsbl.com.cn 昌吉市博耘草業有限公司——主要業務涉及牧草、草坪草、新疆花卉種子批發和灌木種子的市場營銷、技術服務和科研開發。
備案號:新ICP備2024011676號 公安備案號:65230102652718號